半夜,就刷到这一条消息,6名大学生“溺亡”字眼,给我的冲击力很强;
起初,以为是在“水”中溺亡,当时,看完官方的报道,提及的几个工业词汇,考虑非行业人员,想等事件,再发酵一下,看看行内人士,以及官方,会怎么就此次事故通报;
然而,隔了十几个小时,等来的报道,都是以“溺亡”二字,搪塞了一下事故原因。
7月23日上午10点20分,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内,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6名大三学生,外加一名老师,参观选矿厂车间时,脚下的格栅板突然不稳脱落,接连几人坠入四米深左右的选矿浮选槽中;
当救援人员拼尽全力将他们打捞上来后,迅速抢救,6名大学生最终没能抢救回来,早已失去了生命,仅有一名随行教师侥幸生还。
事发后,各大媒体都报道此次事故,宣布6名大学生“溺亡”的消息;
随之而来,就是一大堆网友,网上检索,那些工业词语——浮选槽和格栅坂;
想要弄清楚,6名大学生,为何集体意外溺亡,究竟是一起意外,还是选矿厂安全不达标,导致的安全事故。
简单的解释两个词语,浮选槽就是一些矿浆,在一口大缸里,利用搅拌挡板,进行筛选,槽体较深,总之,超过了一个成人的高度。
至于格栅板,就是网格一样的金属板,主要用途在车间内,一些走道上。
一位东北大学的大学生透露,事发前,曾经参观过:“浮选槽里面是矿浆,人掉进去动不了。”
浮选槽,垂直高度有十几米深,甚至,内部并非普通水体,而是密度极高的矿浆混合物。
矿浆,具有强碱性,还有有毒气体,
九派新闻报道,这名曾经参观过涉事企业车间的大学生还透露,工厂内的格栅板,如果站7个人,可能板子会承受不住。
以前去实习,参考的师生,比车间的工人还要多。
就在悲剧发生五个月前,2025年2月25日,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官方公众号中,还高调宣布:“浮选车间顺利完成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栅板更换”,
并豪迈宣称“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为零。
让人万万没有想到,格栅板才更换不久,就发生了这么惨烈的安全事故:
6名大学生,6个家庭,他们的意外,谁去买单?
一位矿区工作者在社交平台撰文指出,浮选槽中的矿浆含有悬浮物、化学药剂和重金属离子,具有腐蚀性,且水温可能高达60℃;
若是6名大学生,掉进了湖水中,不会游泳才叫溺亡;
掉入进这样的“矿浆”,即便会游泳,也游不动,更何况,还有腐蚀性,怎么定义为‘溺亡’呢?
在浮选槽内,除了矿浆的威胁,还有机械搅拌装置的致命风险。
人若被卷入旋转的叶轮中,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复杂的死亡过程,被简单概括为“溺亡”,无疑掩盖了工业环境的真实危险性和事故的惨烈程度。
对此安全事故,定为“溺亡”,网上也有诸多网友不满;
其次,微博中,一名昵称叫“七七七白白白”的博主,自称去过其他选矿厂实习过,曾经,就车间灯光环境昏暗、以及格栅板存在安全隐患,容易滑倒,写过一份实习报告;
却不曾想,之前的自认为是没有工作经验的纸上谈兵,却真的因为格栅板的问题,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安全不是口号,是生命。当企业将“零事故”作为宣传噱头,
当高校把实习当作走过场,制度便成了纸糊的盔甲。六个年轻生命的沉没,是对整个工业安全体系的血色拷问。
那么,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
中国十大杠杆配资公司,360配资网,炒股配资网站拾必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