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淀,有一所超级“宠爱”学生的学校。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它会回应孩子们的每一个声音。
学生们盼望有个足球场,学校马上开工建设,给足大家满满的运动自由。
学生们想有个空间“大声”释放,学校建设了朗读亭。有了私密空间和专业设备,学生们尽可以大胆展示自己。
还有学生想玩点不一样的体育课,学校引进了划船机等新课程,并喊话学生:“你们要的酷炫新装备,我们懂!”
这所学校,就是坐落于海淀区万寿路的育英中学(以下简称“育中”)。为了给学生带来更美好的校园体验,今年年初,学校推出了很多新的项目。或是新设施,或是新课程,或是新场景。每一项都饱含诚意、干货满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谋福祉。
在育中,教育不是“我觉得”,而是“你觉得”。每一个被实现的建议,都在告诉孩子:你的想法很重要!校园的生活本来就该由学生自己定义,只有在尊重和支持中长大的孩子,才懂得为自己负责。
如今,这些计划正在悄悄重塑育中教育的模样。运动、艺术、实践这些看似平常的校园日常,恰是未来竞争力的最佳养成方式。在这里,学生能找到热爱、交到朋友、释放压力,真正理解学习和成长的意义。从运动场到艺术空间,从智慧设施到特色课程,每一项都直击孩子成长的真实需求,让校园不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学生第二个家。
想知道这些改变为校园注入了怎样的活力?现在就带你沉浸式体验——
P
ART.
01
“在专业的球场上,我们踢球更安全了”
自从新建足球场的工地旁边立起了倒计时牌,就吸引了许多学生驻足观看。
育中初二6班的冯雨晗同学说:“看着倒计时牌,既能想象未来同学们在球场上奔跑、欢呼的自由感,又带着等待的煎熬。”
因为太想足球场快点建成,校园倒计时牌处趣事频出。有一次,调皮的孩子们还偷偷把“倒计时43天”的数字对调,换成了“34天”。被发现后,引得众人忍俊不禁。初二3班的董庐亭同学说:“当倒计时牌的时间一天天缩短,我感觉学校的变化在一天天的发生。真正撤下的时候,真的就觉得我们的学校很不一样了。”
建设笼式足球场是育中学子最期待的一件大事。学校深知,孩子的成长是立体而多元的,它不仅涵盖认知层面的提升,更需注重情感与身体健康的协调发展。为此,学校积极营造多样化的成长场景,其中笼式足球场的建设,正是对体育教育重视的有力体现。
笼式足球场建成后,很多学生在这里结识了新球友。不同年级的孩子们互相关心,一起踢球,不知不觉间锻炼了社交能力。有的学生会在放学后偷偷来这里练习基本功,哪怕看到场上其他伙伴做出厉害的动作时,内心也满是兴奋与鼓舞。
育中对学生的自主性培养,渗透在笼式足球场的管理之中。除必要维护时段外,全天候开放权限交由学生自主规划,并由学生民主推选管理团队。同时,学校还提供了精细化服务。增设划船机等多元健身设施,球场加装智能照明与安全围栏,并推出可视化《活动时间指南》,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享受有序、安全、多元的运动体验。这种“放手”与“托底”的平衡,既赋予学生成长主动权,又以贴心关怀护航全面发展。
P
ART.
02
在“美的熏陶”中,铺就多彩成长路
育中教学楼的大厅有一架钢琴,学生在课余时间聚集在此,随机听到校友的弹奏,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幸福感十足的事。
“观看同学弹奏时,我会感到很治愈、很温馨。一曲结束,全场默契鼓掌,掌声里藏着对热爱的共鸣,那一瞬间觉得特别美好。”初一5班的王睦然分享道。
驻足聆听悠扬的钢琴曲,是育中独有的风景线。有的学生之间彼此并不相识,但是会为同一首曲子互相讨论,共同感动。弹奏钢琴的学生,也能体会到大家给予的支持和温暖,这样的感受,既自豪又畅快。
“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是育中有史以来的使命。今年育中的多项举措,都是紧密围绕提升学生艺术素养而展开的。学校独具匠心地开设了版画课与摄影课,为学生打开了通往美育的新窗口;同时,大力增设了艺术展演空间,积极为学生搭建起展示才华的舞台,举办画展、摄影展以及Liveshow,让学生不仅能自信展现自己的得意之作,还能往返艺术空间的长廊,欣赏众多同学笔下的奇思妙想。
初二4班的谷羽淇谈及学校的艺术空间时说:“我觉得艺术空间的画很好看很美观,不仅装饰了学校,让每个角落不再单调,还让学校有了色彩,更可以体现我们的成长。”
育中始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尤其在美育培养方面,不遗余力地为学生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从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到精心筹备的各类展览活动,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学校对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重视。在这样充满艺术氛围的校园里,学生们得以在美的熏陶中茁壮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P
ART.
03
“扶放有度”的教育,更有归属感
在育中,阅读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朗读亭中声情并茂的诵读、学习楼梯上随处可览的知识、阳光书吧里静谧惬意的阅读时光,都是助力学习与阅读自然发生的绝佳空间。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自由地在这些空间里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和力量。
这些新的阅读场所建好后,学生们总会无比期待到这里报到。阅读频率也从一周一次变为了一周好几次;大家从原本只看科幻小说,拓展到历史、文学等更多领域的书籍。更有同学因为喜爱同一本书,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友。
为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育中还举办了各种阅读活动。如阅读分享会、课本剧、征文比赛等鼓励大家抒发对阅读的看法;更有文学社、戏剧社等相关社团汇聚了众多对文学热爱的同学。大家相互学习启发,在耳濡目染中既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又提升了领导能力。更重要的是,参与这些活动还显著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如今,学生们对学校的归属感显著增强。大家对学校组织的活动参与热情愈发高涨,同学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无间。学生们更加期待在学校的生活,在书页翻动间舒展身心,于课堂内外勾勒出理想校园的模样,让归属感自然生长。初一1班的何梓荣同学深有感触:“学校不仅增加了许多设备,还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就好像家一样,处处为我们着想,我感到归属感更强了。”
育中深植“扶放有度”的教育理念。以“支持与陪伴”为底色,以“放手与探索”为方向,在“扶”与“放”的动态平衡中,为学生铺设一条从“被引领”到“自生长”的成长之路。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育中正朝着憧憬的愿景大步迈进——将人文与科技深度融合;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相互促进;师生生命相互感发,彼此成就,共同绽放。
育中校长刘伟认为,提升学生校园体验的关键,在于探寻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契合点。在他看来,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方能彰显教育的深层价值与真正内涵。正如刘校长所言:“教育之道,就是扶放有度。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个生命真正绽放光彩。”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北京市育英中学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中国十大杠杆配资公司,360配资网,炒股配资网站拾必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