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件事是,中国的坦克技术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节点上,稍微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推动全球未来坦克技术的潮流方向!
在99A主战坦克问世之前,中国还难以算得上是坦克技术的强国,特别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这段时间里,中国的坦克工业技术一直落后于世界最先进水平大约两个时代。到了中国在九十年代研制成熟第二代主战坦克,并开始朝第三代主战坦克迈进的时期,其他国家已经推出了对第三代坦克的深入改良版本,差距一直非常明显。
比如说,1974年中国的第一代中型坦克经过深度改良,69式主战坦克的技术基本定型,准备大规模生产。与此同时,苏联的T-72乌拉尔坦克已经装备了将近1000辆,数量相当可观。1974年,同样是这年,苏联的T-64A主战坦克开始进入第二次改进阶段,换装了著名的2A46-1型125毫米坦克炮,而相比之下,中国的技术水平还在不断追赶。
这个差距到底有多大呢?说到1974年,当时中国刚刚定型的69式中型坦克,配备的只是100毫米坦克炮,采用的是均质钢装甲,车体上部的防护能力只有97毫米,坦克炮塔前部最厚的装甲也只有203毫米,基本上算是对59式坦克的升级版。而苏联的T-64主战坦克则走在了世界前列,它在1974年就开始改进,出了T-64A主战坦克,这款坦克拥有125毫米滑膛炮、自动装弹机,还有复合装甲,率先开启了现代主战坦克的先河。T-64A的炮塔前部采用陶瓷球复合装甲,抗穿透和抗破坏的等效值分别达到了450毫米和500毫米,车体的上部也用了由钢、玻璃纤维和钢片组成的复合装甲,能有效抵御北约105毫米线膛炮的火力攻击。
这个差距就像用96式坦克去对抗69式坦克,实在是差得太远了。不过,中国的坦克制造业一直在这样巨大的差距中不断追赶,最终在最近几年赶上了世界的先进水平,代表性车型就是99A主战坦克。它采用了“一米阳光”的防弹设计,加上先进工艺制造的98式坦克炮,以及配备了1500马力的150HB改进型发动机,实力一下子跃升到“甲弹对抗”的顶尖位置。
就在我国刚刚赶上了世界主战坦克的顶尖水平没多久,便又遇到了第四代主战坦克发展的新挑战。要知道,技术追赶方面,沿着别人的脚步走,总还能通过努力追上;但当进入了技术与领跑者齐头并进的阶段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了。如果前进一步走得对,就能引领全球潮流;要是走错了,不仅会掉队,还可能再次被甩在后面。好在我们有个后发优势,毕竟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的下一代主战坦克计划都已有动态,今年我们自己的第四代主战坦克也首次正式亮相,透过这些,我们能够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路线。
比如,美国的艾布拉姆斯X主战坦克在保持120毫米坦克炮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努力在信息化、混合动力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下功夫,推出了一款总重减轻到60吨、在2000米距离内能穿透1000毫米硬质装甲、还能自动瞄准射击的先进装备。再看看俄罗斯的T-14阿玛塔、法国和德国合作研发的EMBT主战坦克,还有英国的挑战者-3坦克,它们各自都展现出不同的特色。
对于中国来说,第四代主战坦克的研发其实是一个绝佳的历史机遇。以往的经验早已证明,在哪个技术水平相当的国家中,最终推出产品的,通常都是那些能引领潮流的创新者。比如,歼-20比F-22A更具优势,055比伯克系列更出色,后发国家可以借鉴前辈的经验,吸收其优点,避免他们的失误。结合目前无人机、反坦克导弹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就能精准把握第四代坦克的发展方向,从而打造出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新一代主战坦克。
或许从第四代坦克开始,全球坦克产业的领导地位可能会转向中国。这一步走得需要非常小心,不能有一点马虎。不管是所谓的电装甲,还是混合动力技术,不管是主动防御系统还是AI人工智能技术,都必须全部拥有、都要用到位,才能一次性实现超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目标!
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中国十大杠杆配资公司,360配资网,炒股配资网站拾必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