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消息
冲上热搜,引发关注
多所高校宣布
将部分专硕研究生学制延长至3年
多所高校明确调整2026年部分专硕学制
日前,宁波大学发布《关于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部分变更信息的公告》,明确法律(法学)(专业代码035102)的学制由2.5年变更为3年(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
截图来源:宁波大学研究生院
今年6月30日,华中师范大学发布《关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变更的公告》,其中明确提到,自2026年起拟将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035200)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制由2年变更为3年。
截图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此外,2026年起,中央民族大学应用统计(025200)学制由2年调整为3年;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统计和金融2个专硕学制由2年调整为3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学制调整为3年;吉林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045300)、金融(025100)专业学制调整为3年;南昌大学翻译硕士(0551)专业基本学制由现行的2年调整为3年。
学制分化,由来已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三至四年。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当适当延长。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
图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对于相关学制要求,2009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2年,实行学分制”。此后,我国高校的学制基本稳定:专硕学制通常维持在2年至2.5年,学硕学制则为3年。
学制改革背后,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各校也形成了差异化的培养体系:一方面保持着学硕3年、专硕2至2.5年的传统框架,另一方面也涌现出了硕博连读、本博贯通等创新型培养模式。
“2年即毕业”或将成为过去
选择“专硕”还是“学硕”?相信每一位考研人都曾面临过这个问题。
《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专业学位与相应的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具体而言,学术性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
2020年,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要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这进一步强化了专硕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明确划定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的分类发展方向,更着重强调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政策引领下,专硕的招生规模在迅速扩大。早在2017年,我国专硕的招生规模就首次超越学硕,2019年专硕在校生占比更是突破60%大关。中国教育在线编制的2025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根据2025年硕士研究生统考招生计划统计,在今年87.2万招生计划中,学硕计划招生27万人,专硕计划招生60.2万人,专硕招生计划占比为68.99%,超过总招生计划人数的三分之二。
专硕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录取机会。同时,专硕培养模式自身就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效率至上”的就业导向下,“2年更有性价比”这一择校理念在考研群体中日益盛行。相较于学硕的3年学制,专硕2年学制所带来的时间成本优势尤为突出——既能更快获得学历提升,又能更早进入职场积累经验。这使得专硕逐渐成为众多考研学子的最优解。
此前已有多所高校调整研究生学制
然而,专硕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时间优势”正开始悄然消解。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了研究生学制调整,加入到“延长学制”的浪潮之中。以往“专硕两年、学硕三年”的普遍认知被打破,许多专硕也要读三年了。
早在2023年8月,“一批学校将部分或全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调整为3年”的消息就曾登上网络热搜。
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开始对研究生学制尤其是专硕学制进行调整。目前,北京工业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安徽大学等多所高校已全面实行硕士研究生3年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等,均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标注“硕士研究生所有专业学制均为3年”的规定。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预计还将有更多高校加入这一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优化的行列之中。
应用型文科专业是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调整重点,工科专业也有所涉及。社会工作、应用统计、翻译、金融、新闻与传播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正摆脱一直以来的“速成”标签,逐步向着3年学制迈进。
专家:专硕学制延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研究生学制延长,意味着专硕不再拥有“学历速成”的性价比,引发大家对专硕教育定位的重新思考——专硕不能只是“短平快”的就业跳板,而应当是与学硕并重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理想情况下,将专硕学制从2年延长至3年,能够使学生面对各项任务时更为从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分身乏术”等痛点问题。此前,不少专硕学生就曾反映2年时间内要马不停蹄地上课、实践、写论文、找工作,“整日里忙忙叨叨的”,以至于要么遗憾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对实习只能敷衍而过,要么不得不过度压缩休息、社交等业余时间,使研究生阶段充满“赶场式”疲态。
学制延长一年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就不至于有“捉襟见肘”的紧张感,既有利于更全面地掌握专业必要的知识体系和实用技能,也可以深入参与更多科研和项目实践。专硕项目本就注重专业实践和就业导向,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此举也能让学生的历练更加充分,有助于提升相关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延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个教学班子、一套培养方案,很难真正因材施教,培养出两个类型的人才。应当在‘坚持两类学位同等重要、分类规划两类学位发展’这一政策引导下深入打造分类培养链条,最终实现两类人才、两类培养模式、两类学校协同发展的格局。”别敦荣认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如果不能解决专硕与学硕的不同定位问题,就是延长专硕的学制,也难以提高专硕的地位和质量。”随着专硕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高校要想真正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绝对不止单纯延长学制这么简单。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研究生的培养也应及时回应这种变化。
因此,研究生教育改革既要“加时”,更要“提质”。
部分高校官宣延长研究生学制,你怎么看?
*有什么想说的,快来给小媒君留言*
编辑:李曼莉
来源:广东教育传媒综合中国教育在线、中国青年报、软科
转载时请标明转自广东教育传媒,投稿或商业合作回复关键词 投稿/合作
中国十大杠杆配资公司,360配资网,炒股配资网站拾必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